对策、时评、杂谈

假长假调休等于没休,人挤人出游不要也罢

摘自:139朋友圈精选

----


五一小长假,一年中仅次于春节、十一的假日,却因为调休借用了前后两周的休息日而被吐槽。
调休凑长假,一个延续了20多年的传统,虽屡有微词,却从来没有过这么强烈的抵触情绪,问题出在哪儿?
经济学上有一个名词叫“损失厌恶”,指人们在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,损失会更触动人的内心感受,同样损失带来的负效应甚至是同样收益带来正效应的两倍。所谓“赚一块钱是钱,亏一块钱是肉”。
这次五一长假,前后各借了一个休息日,5月1、2日恰逢周六和周日,算上劳动节法定假日,正好凑足5天。可前后两周的休息,只能浓缩在一天了。如此前拼后凑地挤出假日,表面上,早休也是休,晚休也是休,可用经济学的损失厌恶分析,两次正常休息成就一个不长不短的“小长假”,在大众心理上肯定是损失大于收益的,在经济学上是不“经济”的。
既然心理上损失永远大于收益,为什么本世纪初期大家还对长假抱有好感?原因无他,那时候的老百姓还没怎么享受到过一周双休呢。建国后,我们实行的是一周休息一天的“单休”制,一天的所谓休息,做家务、管孩子、看老人,比上班还要劳累,反而是上班可以磨磨洋工,权当作休息了。
上世纪90年代中国才有了节假制度上的突破,“大周末小周末”,平均一周休一天半;直到1995年的劳动节,中国人才有了“双休”制。即便有了双休,北京去一趟昆明,火车要42小时;去一趟海南,单程飞机票都得一两个月工资,国人很少有远途旅行的经历。那时候看电影,仅仅因为故事发生在遥远的边疆就吸引了大批观众,人们对各地风光和风情的感知,多来自于纪录片和故事片,以至于充满不实际的幻想。企事业单位员工,出差就是职业生涯中颇令人艳羡的福利了。
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,1999年“五一长假”“十一黄金周”横空出世。
20年间,中国人均GDP从不足1000美元成长到上万美元,列车六次提速、高铁“四纵四横”织网,航空旅行逐渐普及,机票甚至降到了和火车票同样的档次。黄金周出行人数于是一路高涨,1999年国庆第一个“黄金周”,全国出游人数达2800万人次,放在现在,全国几个旅游大省每一个接待的游客都比那时全国出游的人多。当我们享受着经济发展红利,第一次长途跋涉亲睹大好河山、感受异域风土人情,拼凑的长假虽损害了平日的休息,换来的却是于阅历、于审美、于家庭情感上的全新体验,自然是利大于弊。
全国人集中在一个时间出游,其集聚效应,对交通、旅游、餐饮、文化等相关产业的促进不言而喻。可人员过度聚集,甚至超出了资源承载的极限,难免就酿成游客的灾难。2007年取消五一黄金周,增加清明、端午、中秋三天假期,也正是为了分散人流,同时给大众更多的出行时机。可每逢五一,假日办前借后挪也成了惯性操作,时移世易,这种常规操作也就不合时宜了。尤其是疫情之后,出国游的大门关上了,一次集中的旅游需求悉数释放在国内游上,带来的恐怕更多是弊端了。
今年的五一长假,所谓“报复性出游”,首先是机票和酒店报复性涨价。携程“五一”机票经济舱平均票价为1021元,超过2019年同期均价;去哪儿的国内酒店预订量超过2019年同期四成,每晚均价为458元,比2019年时贵了85元。三亚的酒店平均价格较2019年同期上涨了80.5%,均价高达1696元。
其次是报复性出行。比如故宫早早就断了票,一票难求之下一些卖家将可任选日期进入故宫的“邀请函”炒至1200元一张,还有黄牛做起了代抢门票的“生意”。不难想象,长城上人头攒动、华山上人挤人、景区滞留、高速变乡道、抢机票、抢火车票等一道道黄金周的标准动作又将上演。
如果能自由地选择休假时间,这些堵心的经历和场景,本来可以避免。
经济学上还有一个规律,边际效应递减。通俗地说就是饥饿时第一个馒头最香,吃得越多越没效用。旅游也一样。国人第一次出远门,对身心的冲击终身铭记,可出门多了,价值就要打折扣了。五一长假其实也一样,第一次出现,对参与者是一种新鲜的体验,第n次后也就渐渐无感了。当然,多休假还是能提升人们的幸福感的,可何时休,如何休,充裕生活中的人们就会斤斤计较了。
为防疫,俄罗斯五一连休十天且无须调休,引来了网友的羡慕嫉妒。对此,我倒是愿意借用某大V对撒钱式救助的看法——“都发钱等于都没发钱”,“都调休,等于都没休”。如果大家都挤在少数几个景点看人头,这样的假期的确没什么意义。
好在经过了20年的黄金周,国人的旅游品位在提升,个性化的旅游需求在上升,对闲暇时间的支配也不再千人一面。有人宁愿宅着也不出门;有人只专注于一种娱乐形式;更有人是追剧吃瓜不疲惫。对于不出门的人,长假本来就没什么价值,调休却成了拖累。
惟愿这次民意反弹信号,被假日办理解消化,今后的节假日少调休,企事业单位的带薪年假制度早建立、早落实,给大家一个个性多元的休憩余暇。

 

 


网站介绍( www.websitesworld.com )  提供旗帜广告与链接服务
© Since 2003, Websitesworld,Inc.